器材測評

小左的Nikon 單反轉換無反回憶錄

出清排程

  • 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 買進Z6ii+24-200。
  •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70-200賣掉。
  • 2021年11月17日 星期三 D4賣掉成交。
  •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24-70一代鏡成交。
  • 2021年11月23日 D90+18-200kit組成交。
  • 2021年11月27日 D4s成交。
  • 2021年11月29 14-24配件ND濾鏡外掛賣掉。
  • 2021年12月9日 35 1.8+50 1.8+SB910X1賣掉。
  • 2021年12月14日 85 1.4賣掉。
  • 2022年1月4日 D700+垂直手把賣掉。
  • 2022年2月?日 過年期間有安排看24-70 f2.8 vr、105 f2.8 micro這兩顆鏡頭,尚未成交。另外尚有一鏡14-24 F2.8及一台機身Nikon D800E待出售,歡迎預約看機鏡。
  • 截至2022年4月前都已完全出清,感謝各位大德。

從決定要入手Z6ii的那刻起,我們用了很簡短的加減估算了一下當下這些鏡頭機身全部賣掉後可以升級的設備有哪些?我們都很清楚這需要時間來慢慢的迭代。所以策略就是賣一顆買一顆。預計鎖定的Z機身除了Z6ii外,就是Z7ii了。至於鏡頭,就是以Z24-70 2.8跟Z105 2.8 micro為主。

有句老話說得真好,那就是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長鏡頭最先被賣掉,最主要是自己的小徒弟要收,自己人就是好說話,這顆長焦神鏡最後用了超級甜甜價讓給了他。而我的感觸最早發生在決定要賣這些老夥伴時的替它們拍照,在與它們共同奮戰了這麼多案子以來,真的很少為它們做紀錄與保養(都是交由實習生跟助理做…)。具體回想當天,是我難得認真的為器材們擦拭、照相,邊拍攝邊回想到每一顆鏡頭的入手以及他們參與的案子,而我是否有好好的利用他們拍出了好作品?

擁有的喜悅沒有失去的難過大from 某個心理學理論

器材回憶錄

機身群

NIKON D4

而第二次最深的感觸則是D4賣掉那晚,我原本認為這台陪伴我最久的機身賣不掉的話,就留下來做紀念(之前還有一台D700,這是我們正式轉職為攝影師的第一台機身,也是充滿回憶與不捨),畢竟機身上充滿著戰鬥的痕跡,我原本想將它留下放在我第一台單眼相機Canon 400D旁當作留念。因為D4對成為職業攝影師後的我們來說是一個極具意義的里程碑,回想到當時從花蓮坐火車到臺北,再風塵僕僕的到達位在台北市中山區的攝影門市,身上帶著近20萬的現金就是為了迎接這台當時頂級機皇回家。

這件事具有兩個重大意義:
1、它是我第一台所擁有的頂級相機。
2、它代表著我們要在職業攝影師這條路上堅持下去的投資。

後來也真的在大量的各類型攝影案中證明了它的可靠,還有它的防滴防塵設計。陪伴我度過不少雨天中的婚禮場次。高速連拍下拍出了許多讓我們與業主們滿意的瞬間,讓我到現在回想起來都還在微笑,回想起第一次按住連拍的興奮…那個機械快門作動的聲音是如此銷魂…賣掉那晚,送走買家後,我跟悠兩個想哭,也覺得轉換系統這件事真的開始了,卻不是從買進Nikon z6ii為起點。

NIKON D4s

11月27號那天,新竹的買家開著車來到我們工作室,用小小一疊的千元鈔帶走了D4s。回想起當時這台機身的入手時是二手狀態,連帶著14-24 。當時其實只需要機身,而14-24只是為了滿足同時擁有大三元的願望。畢竟從業餘走向職業經過了十多年的時間,我一直沒有將大三元湊齊過。但購買後就遇上了疫情再度爆發,讓我們的接案量岌岌可危,而長期合作的案子用到超廣角的機會也是很少,就這麼閒置在防潮箱內。說回D4s,決定購入這台機身,是為了以防老大哥D4某天需要更換快門簾,我需要一台同樣穩定的備機維持拍攝。當時D5已經在市場上販售了好一陣子,我的大徒弟也擁有一台,但他的發色跟D4與D4s完全不一樣,雖然依舊是扎實讓人感覺到安全感十足,但我還是對調色更重視一些,所以就維持同等級的小升級決定。

Nikon D700

Nikon機身界的戰神,我最津津樂道的就是看過一位戰地攝影師的影片,內容是經過轟炸後外表已經幾乎消失,只剩鋁美合金的機身還能通電做動快門,記憶卡依舊可以讀取的神奇畫面(已找不到原影片,請見諒,若有找到的話再補上。)。說到這機身,讓我再槓古一下下。

我一開始是Canon用戶,從400D開始,期間勸敗了不少身邊的朋友,陸續摸過300D、350D、450D、40D、50D、70D、5D、5DII(升級入手過)、1D3等機身。接著當我第一次產生換系統的想法時,是看到Nikon D700&D3s的強悍對焦速度,在肉眼都覺得很暗的環境下竟然都能馬上聽到嗶嗶對焦聲,對當時拿著Canon 5d2的我來說,N家都拍到了在旁邊點煙,而我卻拍不到還要感受到他在煙霧內鄙視我的眼神…這我忍不了,著實可恨…然後我就跳家了。當然後續還是很懷念C家的人像膚色,以及5D2可錄影的功能。但是對當時的我來說拍照就是我唯一的需求,說是懷念但也不覺可惜。加上D700全金屬製的機身,扎實的握感下真的很耐操。它是我早期拍攝婚禮的最佳夥伴。

Nikon D800E

2012年4月19日發表,我們則是在2014年購入,3630萬的超高畫素是我們擁有過最高像素的機身。當初購買是為了拍婚紗需要高像素的相機用來做為輸出相框相本用,後續業務發展開啟了商攝,就讓這台機身更重要了。很特別的是,雖然它只有1080P 30fps錄影功能,但因為單眼相機扎實的成像品質被我們用來接過幾場錄影案件。使用Nikon錄影最辛苦的就是手動對焦,如果玩好這點那你還得習慣他的對焦環的方向性問題。除此之外,我個人最不喜歡這台機身的發色,拍自然景觀與人像時都是有種說不出令人厭惡的綠與黃,所以初期用來拍婚紗時我都要將照片進到PS慢慢調整,後期用來拍商品就只要針對某區塊做細節調整就可以。高像素機身也就意謂著檔案會比較大,所以同時期硬碟也越換越大。還好的是大部份的案件是以拍照片為主,所以倒也還好。

機身+鏡頭

NIKON D90+18-200旅遊鏡 &105 微距鏡

最讓我意外的販售是D90+18-200旅遊鏡。這組機身鏡頭是跟著105微距鏡(也叫百微,下稱百微)一同入手,因為賣家是初學者,也確實沒有保養器材的習慣,剛入手時它們的外觀狀態很差,當然也沒有包裝盒與保卡了。所以當初的打算就是要105這顆微距,剩下的就隨便整理一下丟防潮箱內。

我非常訝異到這年代竟然還有人會想收購這個曾經的輝煌組合(印象中它剛上市時是唯一一台搭載錄影的單眼相機,當時我還是CANON用戶)。這組機身與鏡頭最後只被我帶出門拍照一次,就是去台北看攝影展(同一個排程看了兩個展,一個是布列松一個是薇薇安)。那次的出遊使用這樣的組合拍攝還是意外的拍下了許多很喜歡的照片,我跟悠兩個還滿享受入門機的輕與簡約。

而百微則是替我攻下了不少商業攝影,到後來不管是人像還是美食或商業攝影,相機器材箱內絕對都有他的蹤影,是我最划算的投資之一。我永遠都忘不了小悠第一次拿著百微拍出泡泡屁顛屁顛跑過來跟我炫耀她看到另一個世界欣喜的表情。這也是後續我們開啟了一系列將微距帶入一系列商業攝影的開端,以美食攝影來說,用微距呈現出另一個視覺感真的會很驚奇。

鏡頭群-變焦鏡

NIKON AF-S NIKKOR 14-24 F2.8G ED

這顆鏡皇在上文中有提到,它是我入手大三元中最後的鏡頭。因為以攝影為正職後會使用到這麼廣的焦段真的太少,所以一直沒入手。後來還是禁不住小惡魔的呼喚趁機入手,入手後它依舊是超少出勤,只有用來拍攝五次以內的商業空間攝影。它為人詬病的缺點包括星芒很醜、同焦段來說CP值太低、重量太重,以及鏡頭曲面很突,要上鏡頭濾鏡拍風景你得多花萬把塊等等的缺點。但都不影響它成為我收藏的慾望,因為大三元是我個人迷上攝影後的迷思,所以擁有它也是一個小小的圓夢。當然,目前轉換到Z系統,所以也在出清的行列當中…

NIKON AF-S NIKKOR 24-70 F2.8G ED

其實我們曾經同時擁有過兩顆這樣的鏡頭,目前我們稱它為24-70一代鏡,因為後續出了第二代。擁有兩顆的理由是我跟悠都是攝影師,有時候會接不同的婚禮場次。這顆鏡頭在當時也是鏡皇,NIKON 大三元之一,在沒二代鏡以前,它的對焦速度與成像品質都是變焦鏡當中的佼佼者,沒有之一。

在擁有這兩顆一樣的鏡皇時我們擁有的機身是D4&D700,不論上到哪個機身都是一樣的可靠,快速。內變焦的設計就算淋到雨對焦還是很絲滑。不輕的重量與塊頭,讓我在不少婚禮二進的場合上虎虎生風,讓搶糖果的賓客看到我都會小心翼翼的閃過。也是陪我出征最多拍攝場次的變焦鏡頭。

NIKON AF-S NIKKOR 24-70 F2.8G ED VR

這顆鏡頭是Nikon進入無反時代前的經典之作,讓我相信變焦鏡頭竟然也能在每個焦段下呈現出如定焦鏡的畫質。當初看同行的職業攝影師一個個吹它多棒多優秀我心裡還是有點不以為然,哪知道後續入手後還真的好香…因為他加了VR,也就是防手震功能,讓整顆鏡頭充滿著神秘的按鈕。這顆鏡頭也是繼一代鏡後變成我的主力鏡頭。對焦秉持一慣的快速可靠之外,就是剛剛提到的超銳利成像品質,我對它的好感度還是非常高的。

NIKON AF-S NIKKOR 70-200mm f/2.8E FL ED VR

在我擁有的鏡頭群中,它的出勤率是第三少的,第一是廣角鏡皇,眼尖的你是否想問第二是誰?等等會講到,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同樣身為大三元之一的狠角色,擁有著防手震的VR,很明顯就是可以讓你追焦拍點動態感的作品。但我都是用它來拍攝人像。它在對焦速度上略比其它兩個焦段的鏡皇慢了一些些,但扎實的做工與順暢的變焦阻尼在在都證明了它的價值。每次拿起它在婚禮現場拍攝(戶外婚禮或流水席),我都覺得自己好像狙擊手。而它的散景過渡很柔和,拍久了總覺得在散景表現上少了點驚喜。但它就是被我定義用來工作的鏡頭,而非收藏的鏡頭。

鏡頭群-定焦鏡

Nikon 35mm F1.8G AF-S DX Nikkor

出勤率第二少的就是這顆鏡頭啦~這顆鏡頭成像品質很軟,以定焦鏡來說真的讓我跌破眼鏡。以前的我有個壞習慣,就是購買器材前做的功課通常都不會超過30分鐘。但賣出後我也沒有再回頭去查詢這顆鏡頭的評價。35mm這個焦段在全片幅機身上有點小廣角,很適合用來街拍或是用在旅遊上,在更早之前我使用過Nikon AF Nikkor 35mm F2D,這顆鏡頭就讓我非常喜歡,發色優散景美,頗有底片色調的感覺,而1.8G卻不是這麼一回事…總之,這是我個人能力不足以駕馭它,不代表這顆鏡頭就是真的差。

Nikon AF Nikkor 50mm F/1.8D

50mm這顆鏡頭,不論是玩家還是職業攝影師,都有可能會同時擁有好幾顆才對。而我就比較特別,就是擁有這顆D鏡而已。它的發色就如同上述中35的D鏡一樣,成像銳利、發色有如底片般的溫潤感。可惜的是對焦速度還是沒有G鏡快,偶爾還會有點失焦,還有很明顯的紫邊。以接案的成像品質來說真的是有風險的,所以我一般都把它當做出遊鏡使用,拿來街拍也比較沒有存在感。

Nikon AF-S NIKKOR 85mm f/1.4G

85 1.4G這顆鏡頭是Nikon 人像定焦鏡皇,體積雖然大了點,但重量卻是意外的輕。安裝到機皇身上很均衡,配得上鏡皇之稱,僅止於外觀。剩下的也是意外,例如對焦速度很不快,注意,這邊使用的詞是「很不快」。因為它總是對焦到了,卻又會失焦一下再對焦清楚。這樣的情況下讓我中招好幾次,因為我都是設定半合焦就可以按下快門,在婚禮拍攝當中搶快很好用。但用這顆鏡頭,建議你還是設定為完全合焦釋放快門。錯過快門時機是可惜,以為掌握到黃金時機看到失焦照片是可恨….(握拳),總之,這顆鏡頭讓我又愛又恨。這顆鏡頭適合給慢慢拍攝的場景上使用,柔美的散景與淡淡略紅的膚色表現都有種清新脫俗感。至於搶快的拍攝嘛….我個人不推。

總結

這篇文章沒帶到的還有燈具群以及更新後的器材列表,在整理到這邊時,其實我的機身與鏡頭群並沒有多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嘛(笑)。然後我也不是那種只用定焦拍攝案子的職業攝影師。因為變焦鏡可以讓我少走幾步路也可以不用一次性的揹雙機在身上(定焦標準配置)。這篇文章真要說能夠對誰有幫助,不如說是對我自己的一個念想。在決定出清為舊器材拍照的那天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個多月,我決定要好好的寫一篇文章來紀念一下曾經擁有過它們,以及我怎麼評價它們。但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早就因為職業疲乏而懶得帶相機出門拍照的事實。

很慚愧的是,自從換了Z系統後,我開始重新拾起拍攝的熱情。更快速的對焦以及更高像素的成像;更輕巧的機身鏡頭以及更方便的拍照錄影…讓我不禁回想起多年前對3/4系統小相機的輕視。當年不懂事,以為自己會一直擁有強大的耐力、足夠的熱情、不需要錄影、機身鏡頭越大越威等中二的想法漸漸在即將步入40的年紀淡化掉。而我緬懷的是當初入手第一顆鏡皇(CANON EF24-70mm f/2.8L USM)深夜裡激動到失眠的興奮。也懷念著當年一個人一台機車一袋相機闖山走海的熱血。如果能夠再來一次,我會怎麼選擇?

是的,到現在我還是有許多不切實際的幻想,有關攝影的一切。假如我擁有徠卡?假如我擁有哈蘇?事實是,在昨天還被富士XT-4毒到…總之,回顧這10多年來的器材,並給出武斷的評價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以上的文章不代表是建議入手與不入手的選擇,這我一定要再三強調。而這篇文章最終的目的就是感謝。

感謝這些年來這些夥伴給予的安全感。
後續會寫第一次使用Z系列拍攝的婚禮的感想,敬請期待並追蹤宙斯攝影。

20220713更新

  • 2022年2月2日 105 f2.8 micro
  • 2022年5月12日 24-70 f2.8 vr、14-24 F2.8
  • 2022年5月18日 NIKON SB910閃燈 1號
  • 2022年6月2日 NIKON SB910910閃燈 5號
  • 2022年6月8日 機身Nikon D800E

在出清所有F卡口相關設備後,也順便將所有的閃燈做處理。所以上述列表當中出現了閃燈的型號,後面還有我們自己的編號。順便做更換閃燈品牌的大變化。想想還是非常唏噓,無反面世後單反的價格實在是大跳水。所以職業攝影師真的要有穩定的接案量才之外還必須要有一個更換升級設備的排程表。目前我個人的想法是直接用年份做依據,手頭上的機身使用年限設定為2年,2年內就要賣掉升級換新機身。這樣才能保持設備與價格的循環。當然,與設備們擁有革命情感的攝影師們可以不用做這樣的考慮。(笑)

Joe是喬 小左
Latest posts by Joe是喬 小左 (see al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