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餃餃專區

吃餃餃風味介紹|來自花蓮眷村的手工大水餃

為什麼要選擇吃餃餃

職人精神

攝影師斜槓手工水餃,秉持用料豐富、創造市面少見風味的職人精神。

講究細節

饕客都知道——肉餡的黃金比例是七瘦三肥,最好帶點豬皮。我們將特調汁水打進肉餡,讓每顆餃子充滿肉汁。高麗菜選用高山的,比進口的更甜脆;捏餃子時壓一下肚子,就能讓餃子更結實飽滿。這些細節,我們一直在堅持。

工序繁複

慈家眷村餃的韭菜切得非常細,好消化、降低胃脹氣。

韭黃三鮮的韭黃、剝皮辣椒的龍鬚菜,從根部到葉尾分成三段粗細處理,提升口感層次。

每種材料都有不同特性——咬感、舌頭觸感、嗅覺、視覺,各有加分。我們希望完美呈現給你。

比大還大

每顆最小重量 ≥ 35 公克,**可能是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多的超級大餃子!**普通食量的成年男性,大約吃 10–12 顆就有飽足感。

不用沾醬

我們的水餃採用豐富多樣的蔬菜提升口感與風味,調味已經做足,讓你享受新鮮食材的鮮甜。如果想添加風味,建議搭配黑醋或小米辣椒增添鮮味,鹹度依個人喜好調整。

口味細節

慈家眷村餃,內容物:高麗菜、韭菜、豬絞肉、蝦皮、冬粉、紅蘿蔔、薑。

慈家眷村餃

內容物:高麗菜、韭菜、豬絞肉、蝦皮、冬粉、紅蘿蔔、薑

韭菜與高麗菜是台灣最主流的兩種水餃風味,我們將這兩種特色融合在一起。在《吃餃餃的起源》有提到歷史小故事——這款慈家眷村餃其實是非常經典的 60 年風味傳承。

我們選用的是菜商苦口婆心勸不要挑這麼貴的本土高山高麗菜作為主材料,另外特別拜託肉商提供「四絞」的豬皮,讓整體餡料達到肥而不膩、湯油清甜的口味。香脆清甜、爽口吃不膩是這款慈家眷村餃希望帶給大家的主要感受。第一口咬下會覺得很特別,似乎鹹度有些不夠,這時候很難給出什麼具體評價。由於水餃很大顆,一顆水餃需要三口才吃得完,在第二、三口時能吃出高麗菜的脆甜,實現口感與味覺的層次感。

韭菜、蝦皮、冬粉貌似水煎包的內餡,但韭菜在所有配料當中帶著畫龍點睛之效,不是一般單一水餃口味重擊味蕾的那種感覺。第二顆開始,會發現很順口,讓人可以一顆接著一顆吃下去。當你發現飽了,可能已經過飽到走路會撐的狀態。


蒲瓜肉肉餃(季節限定)

內容物:蒲瓜、豬絞肉、蝦皮、薑、蒜、冬粉、紅蘿蔔

蒲瓜肉肉餃(季節限定)

內容物:蒲瓜、豬絞肉、蝦皮、薑、蒜、冬粉、紅蘿蔔

蒲瓜是每年四月到六月的時令蔬菜,水份很多。我們在初期包這款水餃時吃盡了苦頭——每顆蒲瓜從削皮、切塊到刨絲都是手工製作,刨完絲後還要脫水瀝乾,才能確保包餃子時內餡不會太溼而包不起來。豬絞肉與冬粉在此扮演吸收多餘水份的重要角色。

**蒲瓜特有的香氣是這款水餃的主要特色,獨門調味是引出香味的關鍵。**每顆蒲瓜肉肉水餃都能帶出蝦皮與蒲瓜組合後樸實的香氣,有點像回到阿嬤家吃鹹稀飯的味道。內餡紮實不軟爛,清甜帶點鮮味,也是一款吃不膩的水餃。可惜目前是季節限定,蒲瓜主要來自花蓮小農,每到時令都是少量製作,顆顆用心。


韭黃三鮮餃

內容物:豬絞肉、韭黃、木耳、香菇、杏鮑菇、草蝦蝦仁、干貝、冬粉

韭黃三鮮餃

內容物:豬絞肉、韭黃、木耳、香菇、杏鮑菇、草蝦蝦仁、干貝、花枝、冬粉

三鮮在每個地域的定義不太一樣——有的是蝦仁、豬肉、韭菜;有的是豬牛羊三種肉餡調製。而我們選用蝦仁、花枝、干貝作為主要的三鮮材料。

「鮮」是這款水餃想帶給大家的主要特色。除了充滿海鮮香氣,我們也想讓你吃到菇類特有的香氣,所以特別加入各種菇類來提升香氣與口感。蝦子、干貝與花枝帶出的鮮味在口中翻騰,韭黃與菇類融合出令人欲罷不能的食慾。咀嚼的每一口都有彈性與鮮甜的肉湯——這來自傳統的手工打餡工序,將肉的筋性與保水性打成肉漿後,才能完美混合所有食材,是一道極具考究的料理。


花椒牛牛餃

內容物:巴拉圭純牛絞肉、高麗菜、芹菜、洋蔥、青蔥、荸薺、杏鮑菇、冬粉、紅蘿蔔、薑、白胡椒、花椒油、香油

花椒牛牛餃

內容物:巴拉圭純牛絞肉、高麗菜、芹菜、洋蔥、青蔥、荸薺、杏鮑菇、冬粉、紅蘿蔔、薑、白胡椒、花椒油、香油

這款是為嗜肉者研發的「牛肉餡水餃」,加入口感爽脆三劍客——荸薺、芹菜、洋蔥,還有容易被忽略但能保持水潤感的杏鮑菇,最後是梨山高麗菜。

市面上很少看到牛肉水餃,於是我們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研究配方。經過不斷調校與請教高手後,終於調出自己喜愛的風味。秉持著吃餃餃不膩口的開發精神,肉餡打蔥薑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序,也是讓水餃充滿肉汁的訣竅。牛肉味帶點清雅的花椒香氣,令人意外地感到清爽、無負擔。

在口感上,我們追求的是讓咀嚼過程中,舌頭與內餡碰撞出更豐富的層次感。芹菜、荸薺的脆;杏鮑菇的彈,與打出筋性的牛肉充分混合後相得益彰,形成既紮實又充滿彈性的感受。接著,就莫名其妙地吃下 20 顆!


剝皮辣椒瓜瓜龍鬚餃(照片正在排程拍攝中...敬請期待

剝皮辣椒瓜瓜龍鬚餃

內容物:豬絞肉、龍鬚菜、剝皮辣椒、花瓜、青蔥、杏鮑菇、紅蘿蔔

龍鬚菜是每年四月到十月的時令蔬菜,口感脆嫩,但不耐放且容易變老,因此我們特別選用這個美味蔬菜作為內餡的重要食材。

我們精選遵循「三不做」原則的剝皮辣椒——天氣不好不做、心情不好不做、辣椒不好不做。能遇見這種匠人用心少量製作的極品美味,讓我們十分欣賞。正因為少量製作,每次公告發售都被秒殺一空,使這款餃子成為極為稀有的供應品。

口感方面,你會享受到龍鬚菜、花瓜與剝皮辣椒交織出的微脆質地,青蔥在內餡中點綴出豐富的香氣層次。甘甜來自紅蘿蔔與花瓜的完美配合,最後帶有剝皮辣椒獨特的香氣。入口微辣,辣感隨著每一口逐漸疊加,但整體辣度溫和,即使不擅吃辣的人也能輕鬆接受。這是一款溫柔的微辣餃子,非常值得一試。


不定期提供極限量驚喜口味

我們有時會收到小農當季時令蔬菜,因此偶爾會推出極限量的特色風味餃子,例如絲瓜水餃、左肥悠潤餃、豆豆瓜瓜餃等市面上少見的創意組合。這些通常一包完就被識貨的熟客搶購一空。如果你是餃子控,想第一時間獲得餃餃的最新消息,歡迎加入斜槓攝夫妻的 LINE 社群或臉書私密社團!

料理方式

水煮

鍋中備1.5~2公升的飲用水開火,灑入2~3g的鹽巴攪拌。

  • 快要沸騰前起小水泡時將餃子入鍋
  • 用勺子輕推餃子後蓋上鍋蓋靜待1分鐘
  • 開蓋加100~150cc的常溫飲用水
  • 第二次沸騰再加100~150cc的常溫飲用水。
  • 看到餃子浮上水面翻滾並變胖鼓漲後就可以盛盤享用
  • 最佳風味提示:盛盤後用電風扇吹1~2分鐘,讓餃子皮回縮會更有彈性。(我們都講這動作叫「收皮」)

煎餃

  • 冷鍋下油鋪上6-10顆餃子後開火
  • 煎至底部變黃色
  • 倒入常溫飲用水至水餃的一半高度轉中火蓋上鍋蓋等待8分鐘
  • 開蓋轉大火收汁,鍋內無水份即可盛出享用

冰花煎餃

  • 準備10g麵粉、10g沙拉油2倒入00cc常溫水攪勻備用(可依個人喜好加入黑芝麻)
  • 冷鍋下油鋪上6-10顆餃子後開火
  • 煎至底部變黃色
  • 沿鍋邊倒入麵粉水(避免沾到水餃)轉中火蓋上鍋蓋等待8分鐘
  • 開蓋轉大火收汁,鍋內無水份即可盛出享用

預訂購買&取貨方式

由於我們所有的水餃都是收集訂單後才開始製作,相信很多吃貨朋友們都很熟悉這樣的製作流程。所以在下訂前可以跟我們確認是否有現貨,或是網路賣場收到訂單後就會安排製作程序。

預訂方式

在LINE搜尋「斜槓攝夫妻」,經由審核確認不是機器人後就能直接訂購。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斜槓攝夫妻-吃餃餃&大山雪莉﹞,發文或私訊管理員(小左小悠訂購)。

  • 加入上述社群會有不定期的極限量新口味上線或優惠活動

網路賣場(冷凍店到店)

  • 需要宅配的朋友請直接與接洽人小悠訂購時說明

取貨方式

花蓮在地鄉親歡迎預訂後親自現場取貨,地址是花蓮縣吉安鄉南昌北路73號。假如你沒空,想要見見小左小悠本人,購買滿千(花蓮市、吉安限定)就可以親送到府。

花蓮以外的朋友們就以冷凍店到店/冷凍宅配為主,請參考上述說明。

Joe是喬 小左
Latest posts by Joe是喬 小左 (see al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