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成品與回饋
全家的成員各自在台灣各縣市努力生活著,這次的拍攝在努力的協調之後,還是有兩位家庭成員無法回來團聚,這也是預告著我們在不久後的未來絕對會再碰面一次。
拍攝當天結束後,主要接洽人恬欣跟我們回饋:「我原本擔心爸爸會不滿意拍攝,怕氣氛很僵很嚴肅,我也擔心爸爸的精神沒辦法拍攝這麼長的時間,還好你們很會引導氣氛,讓我們這次的拍攝非常順利,謝謝你們!」

這次拍攝的挑戰性
室內客廳空間

由於家中有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在設定排位時會盡量以半圓型的排列組合來聚攏隊型,燈架在這邊會很影響動線與觀感,所以我挑了電視櫃與茶几等角落的位置來擺放燈具。也盡量將所有家庭成員緊緊的靠在一起、該抱的抱,該攬的攬。
室內進光量不足

由於空間的關係,我捨棄了小燈的燈架,直接就地取材的將小燈放在電視櫃與小茶几上,分別將燈頭擺向天花板以及背景的牆上,試圖讓室內光線柔和些,當然,這是在家中的天花板以及牆面都是乳白色或白色調為主才有效。
一隻大燈跟小燈當主光源打亮人群。為了要讓人的光影漸層多點層次,燈的擺法就變成是左邊打對向右邊的人,右邊的燈打對向左邊的人。中間站C位的長輩無論如何都能接收到兩隻燈的餘光。
所以,你也可以理解為我在這個客廳的場景簡單粗暴的在四個角落擺了燈,可是細節就在上面,燈頭的罩具與擺向才是重點。
半戶外的家族娛樂所

花蓮嘛,除了麻糬、太魯閣,極具盛名的就是小黑蚊。在這樣的半開放式場景中由於頂棚的設計關係,是中間高兩邊低的,也就代表著我打光的高度會受到限制。
很多人以為,外面這麼亮,搭個棚子後的人臉看起來還是夠亮,為什麼還要打燈?在這邊順便解答一下:
- 從戶外進來的光是藉由反射進來的光,有可能是旁邊的建築,也有可能是地面的反射,這樣子光線的方向性很亂,也可能在拍攝團體照時只能看到特定的某幾個人是暗的,而某些又超級亮。
- 自然光打進來的顏色可能也會五花八門,也可能會讓皮膚的顏色產生色偏。
- 當然,我們可以藉由引導的方式將人群擺到適合拍攝的位置,可是拍攝的成員當中有老人家與小孩子,不管是體力或是耐心方面都需要考量進來,所以才會選擇用燈來解決問題。
豐富的家庭成員

業界當中通常最難拍攝的就是小孩與寵物,這不是歧見而是事實。兩者都是非常容易失去注意力與耐心的,可以的話(我自己通常都忘記準備),可以帶點會發出噪音的玩具,以及請飼主準備寵物愛吃的零嘴來提高拍攝成功率。
有需要乘坐輪椅的家庭成員永遠都是首先排序,先定位好不方便移動的成員後再來調整其它行動方便的成員,接著就是考量高低差,要讓全家人一起坐或站、大人坐小孩站、大人蹲坐小孩坐等等,就會產生許多組合。
一些我拍攝全家福的小技倆
- 在拍攝過程中我會選擇一到兩個首先必須要破冰的對象,在這次拍攝中,我先選擇了看起來非常兇狠的哥哥來試試,幾句開玩笑的話後也盡量舒緩了他的不耐與緊張,這樣子旁邊的家人們也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況。
- 讚美、開玩笑、說笑話,情緒永遠比拍攝更需要照顧。在拍攝現場講太多專業的術語無法緩解被拍攝者的緊張,全家族或家庭成員當中也不盡然每個人都喜歡面對鏡頭,我會盡量縮短這些人不適的時間,放大拍攝時的開心感受。
- 時間差,當我說三二一時就是會有成員容易閉上眼睛,這時候我會在數到二就按下快門。也有可能是在拍攝間奏時講幾句垃圾話逗大家笑時偷偷按下快門,讓照片的歡樂氛圍更豐滿更突出。
當然還有許多小技巧,我就等下次拍攝後分享文章再來描述。
期待這篇文章給正在尋找到府拍攝攝影師的你能有點幫助,當然,若是你
- 正在找攝影師,就填寫一下預約單吧,我們會很快聯繫你的!
- 沒有請攝影師到你家拍照的念頭,也可以支持一下我們的斜槓事業(連結在下面)。
- 迎接新生命的彩蛋紀錄|詹家全家福 - 2025 年 8 月 4 日
- Erin & Fuday冬季行館的夏日家庭寫真紀錄 - 2025 年 7 月 18 日
- 吃餃餃滿週年感想雜紀 - 2025 年 7 月 8 日
在〈有半戶外聚會招待所所的邱家|到府全家福拍攝案例分享〉中有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