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場地說起,這裡不是要介紹國內有哪些戶外婚禮場地,這些搜尋一下我相信文章就很多了,這邊是要將場地做個分類。
文章開頭說了,戶外婚禮不是我們原生的,而是近幾年漸漸吹起這股浪潮之後,相關的業者才投入生出場地來。問題就來了,就台灣來說哪來的那麼多空地(尤其是在靠近市區),還有那麼多資本雄厚的業者願意投資做開發,所以目前不少戶外婚禮場地,就是一小塊空地,或是自家飯店頂樓,然後弄個造景,這種我稱為第一種類型:區域造景型。
類型一:區域造景型
這種類型戶外婚禮場地,可能一牆(或樹籬)之隔就是大馬路,有點像是框起來的自我小世界,可能好看的角度就少數的那幾個,這些可能是這類型場地的缺點。
不過這類型的場地通常也都在市區,所以家人賓客在交通上會便利許多,這應該是一大優勢。再來通常這種場地都是飯店或婚宴會館的附屬場地,所以如果要跟傳統婚宴的宴客,或甚至是訂結雙儀式(也在飯店舉行)做權衡搭配,這類型的場地就非常的適合。
接著相對於區域造景型的場地,就是類型二的園區型。
類型二:園區型
這種場地他本身就是個度假村,或是遊樂區這類的地方,所以他具有的超級大優勢就是,大家來到這裡會感到放鬆、開心,而且整個園區都會是一制性的佈置,不會只有舉辦婚禮的那個小區域才有。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在台灣弄了個水晶教堂很美沒錯,但頭一轉就看到鐵皮屋,整個氣氛就沒了,而如果是在國外的水晶教堂,頭一轉是沙灘、是海,而這園區型相較於區域造景型,就像是國外的水晶教堂。
說完了優點就要來說缺點,這類型場地肯定不會是在市區,地在台灣可能也沒有多少個,所以要把你的家人跟賓客帶到這裡或許會是個大問題。接著如果你是想要權衡著跟傳統婚宴一起辦,那這種場地可能就沒有辦法了。
如果要問這兩類型的場地該如何選擇,那我的建議是看戶外婚禮跟傳統婚禮,何者為你的主軸?
如果一整天下來還是以傳統婚禮為主軸,戶外婚禮可能是其中1~2小時的橋段,那我建議就選擇類型一的,而相對的如果戶外婚禮是你的主軸,那我覺得你就該好好把全數的時間留給戶外婚禮,選擇類型二的場地。